联系我们
人才招聘
企业文化首页 > 企业文化 > 管理天地 > 列表
面对基层员工老龄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
发表日期:2016-11-21 21:50:27 来源:集团办 转载

随着我国人口进入低增长时期,老年人口将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,这必将引起生产人口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减少,造成劳动力相对不足。老龄化加剧,在岗老龄员工逐年增加,企业要承担更重的负担,开支增大,相应创造的价值渐渐减少,给企业的生存也将造成严重的威胁。针对这一问题,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冷静、理性的思考,既要看到老龄员工存在的消极与不足,也要看到高龄群体的潜力与优势。

  一、基层员工老龄化的现状分析

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,而人口老龄化给许多企业也带来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状,尤其是一些国有老企业基层人员老化,技术人才青黄不接,负担过重,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的能力。从基层工作性质来说,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,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工作,担负急难险重、苦脏累差的工作任务,需要更多的是40岁以下的员工,由这些人员担大任,唱主角。根据笔者对一些基层企业用工情况的了解,如果一个基层单位40岁以下员工占70%,50岁以上的占10%,这个单位处于年轻人状态;如果一个基层单位40岁以下员工占60%,这个单位处于中年人状态;如果40岁以下员工占50%,50岁以上的占20%,这个单位已进入老龄化状态。如某供水旅游公司,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,很大一部分招工源于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目前在职员工500余人,退休员工300人,45岁员工比例超过半数,从公司目前在职人员年龄结构来看,已严重呈现老龄化态势,在职人员年龄构成如下图:

  企业基层中50岁以上的老工人,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或60年代初,改革开放前后通过多种形式参加工作,文化程度普遍较低,他们年富力强时正是企业大发展大建设的时期,为企业的发展、建设出大力流大汗,作出了应有的贡献,而现在由过去的“黑领”向“白领”转变,由体力型向管理型升级,很多老工人已很难适应目前企业的工作。而且目前提高效率、精简机构、压缩编制是社会趋势,招收新人的数量在逐年压缩,冀希望于充实大量年轻人员来改变这一现状也是不现实的,这种现象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。

  二、基层员工老龄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劣势

  (1)生理老化的影响。老龄员工作为自然人,其老化过程无疑是消极的,身体机能和体质都会持续下降,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会明显感觉心有余力不足,中老年员工工作努力效用较年轻员工低,而且身体、精神状况会直接影响工作状态,影响生产效率。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或多年重体力劳动,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,影响身体健康,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。(2)思想观念的影响。对基层老工人而言,与年轻员工生活环境和时代的差异,导致在价值观、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,从而产生代沟问题,有时候看不惯年轻管理者的管理方式,尤其是一些资深老工人,为企业奉献了几十年,偶而还会摆摆老资格。还有些老职工工作老思路,做法老套路,工作激情已不复存在,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(3)社会统筹的影响。老龄员工在从业年龄结构中大幅上升,使得企业离退人数急剧增加,离退休费用总额逐年攀升。而且退休员工的医疗福利管理难度和成本,要明显高于在职员工。同时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,在退休年龄不作调整的情况下,企业需要支付的社会统筹金随之延长,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。

  三、充分发挥基层老龄员工的特长与优势

  老龄员工有生理机能衰退观念陈旧的消极一面, 但他们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人生经历,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,在老龄人中的确不乏人才。说远一些,姜子牙80岁弃渔从政,辅佐武王伐纣,成为建立周王朝的第一功臣;刘备的五虎上将,老将黄忠名列其中,并为我们留下了一句“人老宝刀不老”的佳话。说近一些,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,也是在晚年创造出邓小平理论,领导我国人民走向振兴之路、强国之路、富民之路的。我国有句俗话:“家有一老,百般都好。”那些经过大浪淘沙成长起来的老同志们,不仅可以实现再开发,而且开发潜力巨大。(1)发挥老员工的忠诚和经验。我们往往希望每个人都保持工作热情甚至是激情,但这是一个违背人性的期望。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肯定会退化,但经验和忠诚会增长。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自然规律,想办法用老员工的忠诚和经验为企业的成长服务,而不是要求他像原来一样投入,让他做年轻人能做得更好的事情。德高者权重,越在上面,信任和道德就越重要。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有德的老员工学会管理,学会领导,学会驾驭新员工的激情和创新。(2)真诚善待,鼓励持续成长。对曾经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老员工,给予善待与关怀,积极创造各种条件,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,使他们得到照顾,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单位对他们的关怀,无论何时都一如既往。而且这些老工人中,不乏经验丰富、技术过硬者,他们是企业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。如果给他们真诚关心,有效激励,或适时根据需要调整岗位,或委以重任,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,通常他们会更积极的奉献热情,贡献才智激发出新的活力。(3)加强学习培训,不断增强责任意识。很多企业认为对年长员工的培训是失败的投资,其实人的学习能力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下降。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持续学习,持续不断更新或获取新的技能,让年长的人力资源充分得到发挥,对员工个人和企业都是必须的。思想是行动的指南,日常的理论和业务学习的过程,是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,通过培训学习,增强大家的工作成就感和事业感,不断增强责任意识,自始至终做到知责、守责、尽责。(4)加强对退休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。通过对退休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,实现“老有所为”,这是工业化、老龄化社会的必然现象,对于国家、社会、家庭和老年人本身都具有重大作用与社会意义。我国对老年人才的利用率还很低,占不到老年人才总数的10%,一方面是人才的短缺;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老年人才资源被闲置,这块资源,亟待被开发。而且这几年退休的人员目前还处于低龄老人阶段,身体依然健康,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,是企业的业务骨干,掌握着企业所需的核心技能,还可以继续开发,人才资源有生命周期的限制,如不被及时开发,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。(5)不容忍影响企业发展的任何人。最终,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跟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。通常这些人没有成长的愿望,不愿意参加培训,不愿意调整岗位,不愿意与时俱进,认为自己在单位干了几十年,是企业的功臣,对任何新事情都抱消极态度,并且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对抗单位推行的革新。对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坚决处理,不能姑息。

  总之,基层老龄员工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,我们绝不能对老同志不理不睬,另眼看待,当包袱甩。要理解老同志,学习老同志,尊重老同志,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。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,在人才使用上,要做到善于用人,不仅要用其所长,而且要“短中见长”。如此一来,则人人可用,事业兴旺,无往而不利!